为人父母的五个层次,你在哪一层?
为人父母的五个层次,你在哪一层?
为人父母有五个层次,可以针对以下,看看自己在哪一层!
第一层次:舍得给孩子花钱。
不惜重金给孩子报天价的补习班,并且让孩子按照自己所规划的去上兴趣班。甚至对孩子有求必应,可是孩子却毫无感恩之心。
对于孩子来说,父母愿意为自己花钱,是孩子最低层次的需求,也是父母最低层次的表现。父母对孩子只有物质上的溺爱,本质上也是父母对教育的一种逃避。 父母在孩子成长初期的缺席,就算有再多的培训班都弥补不了孩子内心的缺失。
唯有真正的有效陪伴,才是给孩子最值钱的礼物。
第二层次:舍得为孩子花时间。
有时候大人们总觉得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,给予良好的物质生活就够了。其实,远远不够。 《穷爸爸、富爸爸》一书里有一句话:“所谓成功,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。”对于孩子而言,精美的衣裳和昂贵的玩具都比不上爸爸妈妈的陪伴。时间挤挤总是有的,钱是赚不完的,工作也是做不完的,唯独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。
第三层次: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。
什么是教育的目标呢?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都对这个重要的问题认识不充分。父母经常把成绩作为衡量小孩的唯一标准:成绩进步了的就是“好孩子”,成绩退步了的就是“坏孩子”。
而实际上,分数只是检查孩子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,并不能衡量孩子的全部能力,也不能检测出孩子的品性如何。 为人父母,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欣赏孩子,并且期待孩子的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 这才是父母应该努力的教育目标,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应该努力的目标。
第四层次: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。
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:“家庭是复印机,父母是原件,孩子是复印件。如果复印件出了 问题,那么我们一定要回溯到原件去找问题。” 你什么样子,孩子就是什么样子。 父母的一言一行,无论好坏,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孩子成长初期的三观塑造。教育孩子,从改变自我开始。
第五层次: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,
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很多时候,我们都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所有物。我给了你生命,你吃我的、穿我的,就必须听我的。
阿拉伯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纪伯伦有一段名言:“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。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,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,他们在你身旁,却并非属于你,你可以给予他们的,是你的爱,却不是你的想法,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。”
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,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。我们可以陪着孩子长大,但是却无法陪着孩子变老。
我们可以养育孩子的身体,但是不能剥夺孩子的灵魂。
真正睿智的父母,从来不做孩子人生的掌控者,而是默默成为孩子背后的守护者。